导 读
为探索我国标准化学科建设的方向与难点,2024年7月10日,《中国标准化》杂志社邀请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于欣丽为主持人,中国计量大学原校长、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子商务交易保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 321)主席、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宋明顺,兵器集团首席科学家麦绿波,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强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理论战略研究所所长曹俐莉,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执行院长黄曼雪为嘉宾,展开了一场关于“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对话。
强毅
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对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3个层面的思考,第一个层面是普通高校的教育,第二个层面是职业教育,第三个层面是继续教育,而且要开展专业和标准化教育的融合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33条中强调要广泛普及标准化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大力培育发展标准化文化,需要各方从广度和宽度认真地去开展一些深入研究。
标准化一开始就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目前伴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而发展,由传统的标准化演变成数字化的标准化。标准化学科是科学的体现,是技术的总结,由此就会创新理论,就会形成专业。所以标准化文化应该有它的知识体系,标准化的理念、原理、方法和工具,构建集成为一个完整的标准化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是文明进步的成果”。每个国家的文化不一样,每个文化的标准化文化不一样,中国对于标准的理解和英国、美国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但各国在国际标准化平台上进行交流和贸易已形成了普遍共识。所以学科建设首先要理清楚标准化文化的理论体系。标准化是一个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2条就讲到全域标准化,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等领域都需要标准提出统一的技术要求,它一定具有基础的、综合的、交融的、时效的、引领的属性。此外,还需有应用的属性,如果一个学科不解决问题、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是没用的。而且现在标准化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标准引领、质量保证”,尤其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年8月工信部专门发布了《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提出了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9个未来产业,标准化布局紧紧地把电子机械、标准化和产业贸易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方向。所以标准化的应用涉及标准化的专业、标准化的技术、标准化的知识、标准化的技能和标准化的素质,这是一个基于交叉学科,基于知识体系的应用体系,体现标准化的特色。有的学科和应用联系不紧密,恰恰标准化的“化”确实是把理论和实践紧紧地串在一起,它是两颗珍珠,理论支撑实践,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首先要切实夯实标准化的发展基础。标准化文化构建的着力点一定是基于科学、技术、经验,形成顶层的方法原理,如简化原理、统一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等。进一步细化为方法,如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和组合化等。标准化的应用效果可以运用标准化的三通率(互联、互通、互操作),以及三化率(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评价,都可以采用数学公式计算出来。构建标准体系支撑标准的广泛应用,现在ISO也在借鉴我国构建标准体系的方法,在2023年ISO、IEC和ITU的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致辞里,也专门强调了要构建科学的、支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标准体系,这就说明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得到了国际认可。标准体系中包含标准、方法、平台、工具、系统、模式等。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等,其实很多都是非常科学、先进和有用的,都是标准的凝练和结晶。标准可以共同使用、重复使用,体现了科学性、公益性,最后实现最佳秩序,构建概念秩序的建立、行为秩序的建立、结果秩序的建立,围绕着人把WTO/TPT关心的贸易过程中的3个市场要素,都统一在标准化文化中,构建起一个全球治理体系的框架结构来分享。
对于标准化应用,要关注标准化发展的要素。标准化应用一定和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紧紧相连,包括生产方式的变革、产品推广的应用、提高生产率、企业的协同、产品结构的调整、国际贸易等,这些都是国家、社会、企业、消费者等相关方关注的发展要素。这些要素要通过概念标准化、技术实现标准化和公益目标标准化得以实现。它的对象、结构和内容要通过规范性要素、资料性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内容的表述而展开。NQI是技术要素的集成,通过标准引领,紧紧地把计量的准确性、检验检测的复合性和认证认可的一致性体现出来,实现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持续发展。技术要素中,构建知识体系涉及企业、组织的人员的培训、培养、教育,包括知识体系、技能体系、素质体系。2021年国家标准委发布了一个关于企业标准化专业人员能力的标准GB/Z 40954.1—2021《标准化专业人员能力 第1部分:企业》,就提出在企业/相关组织从事标准化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素质3个维度。一共有18种/20知识、16项/29技能、20项/20素质。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分享几点思考:
第一个思考,标准数字化。《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要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来转型,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而且正逢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比如在汽车研究方面,传统油车我国过去向西方学习,但现在联合国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家也在发展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汽车制造开始转型。现在网联汽车中国在全世界做得最好,去年我国生产了3000万辆汽车,是美国的2倍,其中有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现在的汽车,不仅要用来工作、学习,还要上网,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体现了标准的数字化。标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一定是要通过标准、通过创新来实现,数字化没有回头路,所以标准数字化一定是发展的方向。制造业一直在研究产品数字化的转型,通过表征形式、作用定位、制定方式、运用措施等多种方式,这与原来传统的标准要求截然不同,当然它们相互是有关联的。标准形态变革不仅关系到标准研制工作的改变,更将对标准的实施、应用方式、标准价值的挖掘利用产生重大影响。目前,ISO已经开发了 “SMART标准”,CEN已经开发了“在线协作写作”平台,英国开发了新型标准形式“BSI Flex”,美国在无人机、5G等6个领域开始开展SMART标准应用,这方面我国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也比较多。
第二个思考,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学科一定要贯彻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特别是标准化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2022年的世界标准日祝词——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提到“共促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筑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标准体系”,包括ISO的战略、欧洲的战略也都提到了相关内容。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细化到196个细项,都需要标准化学科的支持。在当下,国资委倡导的ESG工作,就是针对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具体的途径,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都需要标准做支撑。
第三个思考,标准化由支撑产业发展转变为引领产业模式的变革。传统产业模式是先生产产品,再制定标准,然后大批量生产,形成一个产业。现在新兴的产业模式,一定是先制定标准,先把标准框架搭建出来,然后研制出一个产品,通过不断优化标准,再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所以要建立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同步推进的机制,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新质生产力,我的理解就是工信部新产业领航工程中提到的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9个未来产业,“新”就是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质”就是标准引领、质量保证。不光新,而且还要高标准,高质量。只有高标准,才能高质量。
第四个思考,产业标准联盟化与链盟化特征越来越凸显。汽车产业链标准的联盟化是一种生产同类性质产品之间形成的标准化的联盟,是通过产业联盟统一制定标准,而且大多数都是团体标准,激发了市场活力。另外一种就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的标准化的联盟,采购方、主机厂等形成一个标准化的联盟,制定采购供货标准,强链、建链、补链、延链,把产业链的价值通过标准体现出来,保证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共同使用,重复使用,形成最佳秩序,获得共同效益。
第五个思考,标准与其他质量基础要素要协同发展。计量是基础、标准是依据、合格评定是手段。技术体系、软硬件的设施体系、知识体系、服务体系一定是通过标准引领,通过标准链串联在一起,这就是WTO/TPT布局的市场要素,最终保证高质量的产品,供全球的消费者来享用。计量解决量的准确性问题,标准解决统一性问题,检验检测解决质量符合性问题,认证认可解决一致性问题。汽车生产提供中,要保证每台汽车质量达标,就需要标准提出统一性能设计要求,计量给标准的各项指标提供准确的误差控制,检验检测验证是否按最初设计的要求实现目标,最终才能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基于以上内容谈几点建议。现代的科学和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体现在从个体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到系统,因此一定要建立起一个科学方法论,否则就形不成完整的标准化学科。所以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最优化为目标,运用数学方法和信息技术进行最佳协调,构建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从而在包括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在内的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其功能。具体建议:一是标准化的学科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深入研究。目前标准化教材的编排不少,但是没有形成权威,没有形成共识。二是标准化的文化建设、体系建设要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在这方面需集中力量,做好体系建设研究。三是标准化的应用推广,需要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四是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要多层次、多元化地开展学科教材的安排和编写及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等。
借此机会汇报一下“1+x”现在目前的进展情况。标准化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按照国家的部署正在积极开展。国家的标准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是从2019年元月份开始布局的,2020年12月31日,国家标准委把标准编审申请纳入国家“1+x”证书制度的试点中。2023年1月18日,教育部把标准化的技术专业纳入职业教育的本科招生目录。2024年1月31日,教育部批复标准化的技术可授予标准化技术管理和法学学士学位。
于欣丽点评
强毅先生分享了标准化的文化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应用,标准化文化构建的着力点一定是基于科学、技术、经验,形成顶层的方法原理,标准化应用一定要和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紧紧相连。同时谈到了五点思考和几点建议,都讲得非常好。
曹俐莉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理论战略研究所所长
一、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发展特点
学科建设中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应该是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建设。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理论战略所对当前标准化知识体系特点有五方面观察。
第一个特点是知识的来源日益得到拓展。在工程技术学和经济管理学中都出现了大量的标准和标准化知识交叉的研究活动,像政府规制、产业决策、法学研究以及共性技术的研制和运用等。标准和标准化的知识与这些学科领域的交叉渗透,大大丰富和拓展了知识的发展,这也使得标准化和标准化知识的体系架构也在逐步延展。
第二个特点就是知识在产业领域中的位置和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标准化的创新方法和实现角度层出不穷,标准和标准化知识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范围也在拓展,所表现的特征也有一些比较显著的变化,在第一、第二产业中运用并得以深化的同时,也在主导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服务业中全面推广开来。在各个产业中所处的位置,也由原来产业链的中后期逐步发展到了前端,由以监控过程、保证结果为主要目的,现在也渐渐发展成为一些基础性的架构和协议的工具,成为决定行业发展引领的要素。
第三个特点是知识的影响越发重要。标准和标准化知识为发挥战略优势、维护市场秩序、搭建创新平台、保护环境、保障安全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案;同时这些知识还是增强互换性、接口性的共性技术;也在贸易过程、产业组建等全球性资源合作和分配的进程中发挥重要影响。可以说,标准和标准化知识成为目前国际经济竞争和国家战略组成的重要部分。
第四个特点是研究力量在加强。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围绕标准的社会活动也逐步演变成为一种职业。对标准及其相关活动的研究,也从个体行为转化为团体行为。在各国、各行业和各学科中都有专家和学者从事相关研究,大大丰富了标准形成的政策和知识体系,新观点、新视角层出不穷。
第五个特点是知识结构在日益体系化。现代社会的生产过程高度现代化、综合化,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和体系化。这就要求标准化系统和技术水平、生产发展的规模相适应。在建立这种体系化标准的过程中,围绕标准产生、发展和作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相关知识在逐步地结构化。
二、对目前标准化学科建设的认识
从宏观来看,学科建设是依据不同的主体要求,通过学科硬件的投入,还有软实力的积累,使学科具有一定的水平,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综合实力,它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从微观来看,包括7个方面,学科发展方向的水平、目标、特色;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多种层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及其他教学科研工作条件;学术环境和氛围;学科的经费投入和管理工作。
结合这些条件,标准化学科建设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雏形,标准化具有特定的知识领域和独立的研究对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曾提出过一个概念——标准学是研究标准中要素、确定方法及其影响,也研究标准制定和实施机制及标准作用原理,研究标准化过程中的标准与技术管理和经济相互作用机理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里面,也是“标准科学技术,又名标准学”,是属于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范畴。下设三个方向,包括标准原理与方法、标准基础学、标准工程与应用。
可以说,我们对标准化学科建设有四方面判断。第一,虽然标准化知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还需要不断补充,特别是新趋势新特点需要研究和丰富。各层次中的知识较为分散,相关的原理、方法,还有概念间的联系都需要不断完善。第二,标准学只是建立了基本结构,但是它与管理学、工程学、经济学、农学、法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厘清。第三,要进一步对一些方法论体系形成一些共识,包括基本规律、实务操作、管理技术和数理方法等层次。第四,标准化的方法运用的机理也并不明显,在一些新场景里面的方法,比如现在研究比较多的标准必要专利的治理问题等还处于比较前期的探索阶段。
可以说,标准学虽然已经具备特定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已经确定,也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但从理论和实践的专业角度来看,确实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研究实践、思考落地。
三、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发展与探索
标准化制度的产生变革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息息相关。因而,其学科建设也必然要回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随着标准化重要性凸显,标准化与技术、产业、市场以及国家间竞争问题都产生了联系,全球各界也将更加关注标准化活动。标准数字化、ESG、可持续发展,以及张晓刚主席在第二届中国标准化大会上提出的标准智能化等问题,这些热点的议题,反映了标准与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要求进一步去探索标准化的新方法、具体的理论和工具。
对于未来发展,作为从事标准化理论与战略研究的专门机构来说,我们的思考和认识基于四个维度。一是治理的维度,考虑要如何尽快推动学科建设中的知识体系建设和理论研究,为全球日趋激烈的标准化治理体系提供研究支撑。二是技术的维度,现在新技术的发展对标准化学科建设提出了很多挑战。例如,在已经有丰富标准数据的一些传统领域,叠加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后,其标准指标的选取、标准的应用,是否能够变得更加智能化?又如,面对未来技术,如何搭建标准引导技术的良性发展?都值得研究和思考。三是应用的维度,标准在应用中如何发挥基础性作用、如何发挥引领性作用,需要方法论和工具作为指导。比如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对象是标准,那对于标准来说,其数量在持续增加,增加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需要更科学精确的判断。四是人才的维度,要考虑如何把系统化的标准化知识体系传授给不同层次的人才,并吸引人才持续关注。目前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都在做相关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动态地持续推进下去,将影响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发展速度与质量。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理论战略研究所一直持续跟进全球标准化的发展动向,从而判断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例如,在原理层面,我们希望可以结合新技术的出现、新趋势的发展,形成一些新的认识,更好地去回应当前的需求,这也是理论战略所现在主攻的研究方向。同时,从方法层面,希望结合治理问题、前沿问题、竞争问题等提炼出一些方法论,基于多方合作,搭建起“战略+原理+方法”的体系和工具。同时,在知识体系推广、人才培养等层面,我们希望可以为标准化教育提供基础权威的知识内容,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清晰准确的路径规划。包括支撑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关于提升标准化技术支撑水平、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一方面加强标准化理论和应用研究,另一方面将研究成果服务于多层次从业人员培养培训体系的构建、标准化领域人才的职业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等方面,为标准化学科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于欣丽点评
曹俐莉所长介绍了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发展特点、对目前标准化学科建设的认识以及标准化学科建设的发展与探索。关键是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理论战略研究所现在正在干什么、关注什么,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是什么。
黄曼雪
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执行院长
201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一所专注于培养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技术大学。在充分借鉴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一流技术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基础上,经过近三年的筹备,深圳技术大学于2018年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2019年,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区人民政府和深圳技术大学三方的大力支持下,质量和标准学院正式成立,在高等教育中推进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教育相关工作。
为了覆盖更多专业,学院决定探索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不同行业和教育系统专家,召开了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论证会议。在形成全面体系化的教学体系之前,学院决定按照“通识课方式”推进质量和标准知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践行,将标准化课程作为适用于各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以嵌入式模式融入本科教学中。
2019年,学院首次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面向大一及大二所有专业的100名学生。经过不断积累,2023年,学院开设了面向全校20余个专业的60多班次专业及公共选修课程,普及超过2000名学生。然而,在课程推进与实施过程中,学院面临了各种困难。最初,学院多次想把与专业融合的标准化课程推荐到其他专业学院,但是得到的答复通常是“暂时不需要,我们专业课程安排得比较满,对标准化的课程还不太了解”。这就是最初学院面临的真实情况,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觉得质量和标准确实很重要,但是在教育界较少有人能认可质量和标准,这是一个实际问题。
因此,学院摸索建立知识体系,提出了在高校里把质量和标准知识嵌入其他专业所需要的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课程学分化。自2006年起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便通过派遣标准化专家到各个高校巡讲标准化课程的方式来推广标准化课程。然而,由于课程没实现学分化,导致这些课程不能形成持续性影响,并且难以在教学档案记录中留下痕迹。因此,学院强调必须将标准化课程纳入正式的学分体系中,确保课程在教育体系中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第二个要素是教师本地化。这是实现持续教育模式的关键因素。学院最初计划邀请校外专家来进行授课,但是一周一次的授课所产生的成本过高。因此,必须培养本地化的教师队伍,才能保障课程的连续性和经济性。第三个要素是专业融合化。标准化课程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必须与专业课程紧密相关,才能确保课程内容的可理解性和相关性。此外,课程名称设置的一致性也有助于在推进过程中减少误解和质疑,从而增强课程的权威性和认可度。这一路走来,学院可以说是从匍匐前进开始的,从一门公选课,再到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学院逐渐探索出标准化教育课程的推广路径。
学院也始终致力于理清标准化课程的逻辑框架和教育体系。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学院对标准化学科的逻辑进行了划分,例如,将QI以及QI的要素全部进行拆解,包括计量、合格评定、认可、市场监管、质量、标准基础知识的课程作为入门基础课程。对于文科学生,可以通过基础课程理解标准的重要性和产业应用。理科学生则建议学习进阶课程,讲授检验检测的区别以及标准方法、工具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此外,标准化课程要跟教育部认证的专业核心课绑定。然而,由于学分总量的限制——仅有两个学分可用于标准化课程。在学分总数受限的情况下,如果想安排更多的课时,将对其他专业相关知识的有所冲突。所以如何能够衔接得更精准,专业关联度更强,也是现时所面临的挑战。
另外一大难题是如何提升标准化课程的生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学院采取教育部倡导的过程性考核,与传统的考核方式相比,该模式更注重过程性考查和多维考核。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课堂中有高参与度。学院所有课件构建了一个标准化的结构:1+3+4+10(1次院长讲堂,3次企业课堂,4次小组竞赛活动,10次理论授课),配套了48个体系文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除了能保障在本校执行的质量,同样也保障了该类课程在全国其他高校开展的课程质量。将18次课程拆分成理论授课和实践授课,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活动,带着学生们深入企业,到处走到处看,开展标准化活动,增强学生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更好从企业质量总监和标准总监的角度了解到质量和标准知识的实际运用。除此以外,即便是公选课也不能够轻视口碑的重要性,作为公选课如果第一个学期的口碑差,下个学期必然没有学生选择,所以注重课程的可持续性开设与开展,寻求竞争、提升学生的满意程度,让学生有意愿再次选择质量和标准课程。现在学院推出了十几门跟质量、标准相关的课,全部采用这种模式在授课,这也是开展标准化教育的一个方式。同样需要关注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教师自主制作的PPT等教学材料,在兼顾学术自由的同时也需要保障教学质量与效果。
经过历时2年多的探索和多方论证,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承担了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SAC/SWG 27),在全国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大力协作下,逐步构建了嵌入式标准化教育的整体体系框架。在整体框架下,学院正与全国多个秘书处联合开发课件。例如,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合作开发纳米材料标准化课程;与上海中医药大学(ISO/TC 249秘书处)合作开发中药国际标准化和中医药标准化的课件。以此类推,学院现阶段研发的课件总数达到46个。在学校践行8个学期以后,开启了在25个专业将质量和标准课程纳为专业选修课(2023届嵌入26个专业开设49个班次,2024届嵌入26个专业开设44个班次)。初步估算,每年超过2500学生将接受质量和标准的授课。
学院也将这些在研课件通过国家标准的形式来发布,并统一培养师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实施,以PDCA为理念搭建一个平台用于收集课件的评价反馈信息,持续改进课件与教学方法。之所以把课件做成标准,是希望可以更好地传播,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够更容易理解、明确课程内容,使授课更容易,让各个学校更容易起步。2024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共计816个专业,如何将质量和标准的课程与这么多的专业进行匹配成为难题,目前学院已开发46门课程,但仍在探索如何明确课程数量以满足广泛需求。因此,学院将持续专注并研究分析标准化学科的热度、贡献度、关联度,以指导未来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策略。
现阶段所采取的模式适用于本科生阶段,但区别于研究生阶段的课程,难题再次显现。考虑到本科生4年8个学期共有160~210个学分,按照每个课程1~2个学分,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但在研究生阶段,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仅有30多个学分,而学分的限制性与导师的对质量和标准的课程建设认同感也不尽相同两方面使得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有本质不同。因此,研究生阶段的标准化教育实施路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院通过研究全球30余个国家的标准化教育实践情况,发现标准化教育课从基础教育延伸至专业培训的各个层面,适应不同年龄段和专业背景的需求。基于此,学院也制定了一个初步教育规划框架,尽管规划尚在初期阶段,但可为当前和未来的标准化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性方向。
当然,标准化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还有以下三点:
第一,标准化知识的定义。在课程设计上,存在两种主要路径:一种是侧重于原理、方法、理论的传授,另一种则聚焦于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实践。鉴于专业领域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如纺织、材料、燃料电池等门类,在匹配标准化知识方面就难以做到全面覆盖与权衡。所以“专业+”非常复杂,课程怎么开、老师怎么教、学院的院长怎么当,这都是非常大的问题。因此,不同专业背景和教育层次的受众,采用何种形式授课,在对标准化知识的范围框架定义没有形成共识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层次,讲什么是科学、合理的?对于学院制作的课件,尤其是初期开发的6个基础课程,仍需进一步地验证和评估其科学性。对于标准化知识匹配到所有的年龄段、所有的专业后,如何更好地定义,是值得继续学习和深入研究的。
第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的逻辑结构是否明晰。教材的编写目前还存在对教材编写方法和内容理解的偏差。部分专家主张编写专门的教材,然而却被迫局限于编书的时效性问题,无法及时地适应教育需求的变化。如果改用别的方式,大家习不习惯、采用什么样的组合?这又值得探讨。尽管国家发布了第一个质量和标准基础课的教学指南国家标准,但与之配套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验证和改进这些教材和教学资源,深圳技术大学已与国内8所大学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共同实践和评估这些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效果。
第三,师资力量。当前,多数高校聘请的教师可能不是质量和标准领域的专任教师,也未参与过标准项目的制定,这导致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达不到计划预期。除了传统教师群体对质量和标准知识的了解和认可度不足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学校人事部门在职称评审过程中未能充分认可教师参与标准制定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而且,学校科研部门对于教师参与标准制定以及在标准化机构任职的贡献缺乏统计、奖励和鼓励机制,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也限制了标准化教育质量的提升。
这就是目前质量和标准学院的实际工作情况。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未来标准化学科建设,包括在更多的大专院校开设标准化专业课程,培养更多的专业标准化教师队伍,在中国无疑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于欣丽点评
黄曼雪院长详细介绍了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从建立到发展到逐渐壮大的过程。同时分享了在这个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点,这些难点提得非常好。我们期待着深圳技术大学输出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推动标准化学科的发展。